商品編號:DJBS1E-D900HTKSW

好城市的空間法則【長銷經典版】:給所有人的第一堂空間課,看穿日常慣性,找出友善城(Pubu電子書)

$266
$266
折價券
  • 登記抽

    App限定-全站指定品單筆滿額登記抽Whoo后經典禮盒/LG洗衣機

付款方式
出貨
  • 廠商出貨
    本商品不受24h到貨限制
  • 電子書
    非實體商品,發送方式詳見商品頁說明
配送
實際運費計算依結帳頁為準
  • 宅配到府(本島/低溫)
    滿$699免運
  • 宅配到府(本島/常溫)
    滿$490免運
  • 超商取貨(常溫)
    滿$350免運
  • 超商取貨(低溫)
    滿$699免運
  • i郵箱(常溫)
    滿$290免運
商品詳情
出版社:
出版日期:
2024/09/11
  • 內文簡介

  • 認識友善城市、日常空間&場所精神的 101 課 景觀、建築、都市計劃、城鄉規劃、土木工程、環境科學、社會學、 關心城市文化、都更議題、公共政策…… 釐清核心價值、系統學習、進入專業的快速鍵 以事件為基礎的文化只能收割一次,以日常為基礎的文化日日都有回報。 城市生活品質不只是城市規劃師的事! 你的都市生活是你的選擇,還是無意識的慣性? 都市設計並非建築的「放大版」 「空間」才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給所有人的第一堂日常空間教育課 像城市規劃師一樣思考,重新審視自己的城市 教你看穿城市日常空間規則 找出友善城市、優質空間體驗的關鍵要素 本書濃縮城市規劃師的思考方法與實戰心得,提供大家快速參照的經驗法則。本書焦點放在都市主義最尋常的一些面向:對所有的都市場所而言,最根本的問題始終是一般人在尋常生活裡的「日常經驗」。例如:可以讓人賺錢的好設計,比較可能實現;維護街道安全的關鍵,是市民,而非警察局;讓行人順路穿越公園,會是互動好設計,我們愛看人卻又不想被看,這之間需要巧妙的安全感設計。 【城市生活大解密,有我們不自覺的慣性?】 路線這麼多,為何你偏好走這一條?為何有些店家我們總是光顧,有些路段甚至讓我們樂意「繞路」多走,有些地方卻只讓人想快步通過?前往目的地的路上,我們竟一次「順路」辦好其他事,各種行動一次搞定?這些並非巧合。當我們僅僅只是朝某個目的地前進,一連串都市體驗的「慣性」便已牽引著我們的行為與選擇。 本書告訴我們: ‧都市居民已經習慣了靠近和熱鬧,也珍視這種特質。 ‧當一條街甚至一棟建築是「多孔的」,會給人充滿魅力與希望的感覺,讓人願意親近。 ‧路上的建築物或店家若未讓我們察覺裡面「有東西在等我們」,那我們就不會費事進入。 ‧有些公共設施成為蚊子館,可能是因為無法讓人清楚看到對面的出口,「我們一進入,就會找出口」是人性本能。 ‧城市的一切相比於郊區鄉間總是「特大號」,並非鋪張浪費,而是出於「尺度、比例」的人性直覺需求。 ‧郊區居民走垂直線,都市居民走平行線──郊區的土地是根據目的做規劃,因此郊區經驗通常是選擇性的、單一變數的、以目的地為導向的;都市的經驗則是連續的、斜線的、偶然的。它是同時一起,而非一次一件。 「當都市主義打造出一段與目的地同樣吸引人的路程時,它就發揮了功效。」─Paul Goldberger 【為何有的街景,就是特別迷人,讓人流連?】 在大自然中,我們能夠享受遼闊的風景;但在都市中,大多數人反而會避開寬廣開放的空間,選擇棲息在界限明確並具有高度圈圍性的戶外空間。 ‧在城市中,人們喜歡「圍起來的空間」。 ‧當你在路上行走,比起行經一棟30公尺寬的建築,你會更樂意行經五棟共30公尺寬的建築,因為你可以一次獲得五種空間體驗。 ‧有些樹木特別「都會」,它們的形狀與擺放方式,決定了它是區隔功能的「標的樹」,還是讓人流連聚集「空間樹」。 ‧如果街道通往一個空蕩或令人困惑的景緻,會減弱街道的體驗感。 ‧有時你不走直線,樂意穿梭一旁公園,是因為公園內步道巧妙延續了週邊街道。 ‧廣場上低於人行道的階梯,可能創造意料之外的寧靜,高架於地面的公園,可提供令人欣喜的放鬆舒緩,暫離都市的擁塞。 被特別打造出的地景藝術可能沒人去,但這些充滿日常生活嗡嗡聲的街區生活卻生氣勃發──以事件為基礎的文化只能收割一次,以日常為基礎的文化日日都有回報。 【大家都該有的城市設計關鍵概念】 ‧維護街道安全的關鍵,是市民,而非警察局 測試一下你的生活空間,年輕人和老年人是否同樣覺得超值?適合短暫還是長期停留?是否一年四季都能留住愛曬太陽的人們?一、二樓的居民,是否會忽略正在進行的活動? ‧在城市,「效率」才是一切?如何讓居民產生「城市漫遊」的念頭? 我們很懶……除非有獎賞──人們通常會尋求最簡單的路徑通往目的地;都市設計者的工作,常常就是要誘使人們付出額外的力氣,多走一些路,豐富個人的體驗,並促進社會與經濟的互動。 ‧為「效率」而生的建設,本身也有成本/效率曲線的限制 蓋得越高效率越高,但要在一定的高度內。鋼筋混凝土建物越高越便宜,但只限於某個高度。當建物超過三十層樓,每平方呎的造價就會增加。 ‧短街廓適合城市漫遊,長街廓適合住宅區 街廓越短,人們越容易探索,越容易挑選喜歡的遊走路線;長街廓則適合住宅區,躲過商業大道的極度喧囂。 ‧玻璃越多未必越開放 全部以玻璃為覆面的建物,看起來是將開放性極大化。但在真實經驗裡,全玻璃的建物反而容易增加我們的隔離感;玻璃牆並未讓我們感覺更連結,反而帶給我們被剝奪感。 【好的城市設計,能讓城市生活大不同】 城市的肌理,可依市中心距離、商業活動、收入等級、人口結構,層層建構出來;將公園樹種在公園外面,更能將居民圈圍進來;在住宅區引進非住宅性用途的設施要考量「大小」,大小適宜,就能以令人滿意甚至富有魅力的方式與住宅區結合。讓每個城市深受喜愛的做法,都是獨一無二的! 【推薦語】 「作者以精準的文字表達都市設計專業知識背後的基本觀念,提高了一般性讀者及初學者對都市設計的認識及素養。」──吳光庭 「101系列的書籍以言簡意賅、圖文並茂的方式,釐清特定領域的核心價值及操作原則,很值得學生參考。」──康旻杰 「僅是建築無法構成都市,都市設計要考量與連結的是建築、土地、環境、人文、地景紋理、交通、流動等……既邏輯、理性又感性的藝術,本書提供與以往計量式的都市理論,稍微不同的觀點及有趣的思考及切入,非常值得深入理解研究、咀嚼再三。」──吳書原 「這是一本用最簡單口語的文字與繪圖搭配表達複雜的空間概念,創造出從非專業者、初學者到專業者都能產生共鳴的好書。」──趙子元 【專業一致推薦】 吳光庭|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吳書原|太研規劃設計顧問總監 林靜娟|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康旻杰|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陳宇進|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 曾光宗|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成德|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終身講座教授 曾 瑋|東海建築學系系主任 張 樞|張樞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褚瑞基|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/都市設計與永續發展研究室負責人 趙子元|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

規格說明
1. 本商品為數位內容商品,非實體紙本書籍 2. 電子書兌換網址:https://www.pubu.com.tw/voucher 3. Pubu 電子書僅適用在手機、平板下載 Pubu App(前往下載)、Pubook 電子閱讀器,或以瀏覽器閱讀。
備註
1.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,請稍候 5 分鐘待系統派送兌換碼後前往 PChome 會員中心 > 查訂單 > 看明細 > 內容,取得「兌換碼」,再前往「Pubu 電子書」專屬頁面進行兌換:https://www.pubu.com.tw/voucher 2. 訂單及書籍問題請聯繫 PChome 客服中心
購物須知